投后估值为100亿元人民币。科伦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博泰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博泰”)于2月24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冲刺拟主板挂牌上市,港交高瓴高盛和担任联席保荐人。所创生物 成立于2016年的全球科伦博泰作为一家创新生物医药公司,通过采用系统化、最大制药以适应症为导向的合作方法来解决世界上最普遍或最难治疗的癌症以及患者人数众多且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其他疾病及病症。 截至目前,默沙科伦博泰已建立涵盖全部主要药物开发功能的东I东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战略性地快速推进33款差异化且具有临床价值的为股资产管线,其中13款处于临床阶段。科伦 这里不妨补充介绍一下科伦博泰的博泰两款核心产品SKB264和A166: 其中,SKB264定位为中国首款国产TROP2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冲刺其使用差异化药物设计,港交高瓴提高了ADC稳定性并保持ADC生物活性,从而增强其靶向能力并降低其脱靶和在 靶脱瘤毒性,有望可使治疗窗口扩大。2022年7月,SKB264获得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晚期TNBC,并于2023年1月获认定用于治疗EGFR-TKI无效EGFR突变型晚期NSCLC。2022年5月,科伦博泰向默沙东授出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SKB264独家开发及商业化的权利。 而A166则定位为聚焦高患病率及大量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多种癌症适应症,有望成为国内首款治疗HER2阳性(HER2+) BC的国产ADC。 当然,科伦博泰之所以能够建立如此丰富的产品管线,在较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其打造的三个专注ADC、大分子及小分子药物的经临床验证的专有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科伦博泰是中国首批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建立全面一体化ADC平台OptiDC 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科伦博泰的ADC平台OptiDC 由三个能力支柱支持:对生物靶点和疾病的深入了解、经过测试和验证的ADC设计与开发 专业知识以及多样化的ADC核心元件库。迄今为止,科伦博泰的ADC平台已通过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对超过800名患者进行测试及验证,并已通过十多项临床或临床前候选药物的验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科伦博泰是首家将内部发现并开发的ADC候选药物许可予前十大生物制药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科伦博泰最近与默沙东达成的开发七项临床前ADC资产的合作是迄今为止由中国公司获得的最大生物制药对外许可交易,且根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按2022年交易金额计算,亦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合作。 迄今为止,科伦博泰已签署了九项对外许可协议,包括与默沙东订立的三项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九项ADC资产的许可及合作协议,前期及里程碑付款合共118亿美元。同时,科伦博泰亦与Ellipses、Harbour BioMed分别订立合作及许可协议。 2021年,科伦博泰的收入为0.32亿元;而在2022年前三季度,科伦博泰的收入为6.24亿元。 成立至今,科伦博泰已获得IDG资本、国投招商、礼来亚洲基金、高瓴、默沙东、上银国际、夏尔巴投资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IPO前,科伦药业持有科伦博泰59.75%的股份,仍为控股股东;默沙东、IDG资本和国投招商则分别持有科伦博泰6.95%、4.80%和3.69%的股份,为主要机构投资方。 在2023年2月10日完成B轮融资后,科伦博泰的投后估值为100亿元人民币。 科伦博泰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并商业化核心产品SKB264与A166;其他主要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为ADC、大分子及小分子的专有技术平台的持续开发提供资金、推进其他现有管线资产,以及探索并开发新的候选药物;为扩大生产能力及质量控制系统提供资金,以支持后期资产的预期商业化;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