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风热如何区分?服中药如何更对症?——权威专家回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题:风寒风热如何区分?风寒风热分服防疫服中药如何更对症?——权威专家回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何区何更防重症”。中药专在中成药的对症使用中,很多药的权威适应症都有风寒和风热的区别,该如何判断自己的热点症状是寒证还是热证?怎么选中药治疗更有效?如何避免用药误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作出专业解答。
问:很多中成药的问题适应症都有风寒和风热的区别,该如何判断自己的风寒风热分服防疫症状是寒证还是热证?怎么用药才能更对症、更有效?何区何更
答:新冠病毒感染从中医来看属于“疫”病范畴,通俗地说,中药专是对症传染性很强的外感病。对于外感病,权威不管其诱因是热点风寒还是风热,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都表现出发烧、问题怕冷、风寒风热分服防疫乏力、咽喉疼痛等。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临床不适,运用具有解表功能、治疗感冒的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如果有专业医生运用中医理论进一步区分风寒、风热进行治疗,可能效果会更好。
临床表现为发烧、很怕冷、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等症状的,多属于风寒导致,宜服用疏风解表的中成药,如在北方地区常用的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
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疼痛明显,怕冷不明显,肌肉酸痛、乏力、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热导致,宜服用疏风清热或者化湿解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蓝芩口服液等。
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其中一种中成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或咨询专业医师服用1至2天后,若症状无明显缓解或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盲目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类似的中成药。
特殊重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者、肿瘤患者、免疫相关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做常规透析的患者等,这些人群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选用中成药时一定要向专业医师咨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问:《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以及各地出台的指南指引推荐了很多中成药,个人参照这些方案,该怎样选中药?如何避免用药误区?
答:个人选药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早期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一般2至3天体温就可以恢复正常,之后一些患者会出现咽喉疼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此时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等;咽喉疼痛明显者加用几天利咽解毒止痛的中成药,如六神胶囊、清咽滴丸等。
二是部分人会出现乏力、呕吐、腹泻,从中医来看是湿邪明显,宜服用化湿解表类的药,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等。但此时不宜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以免导致腹泻或消化道症状加重。
三是儿童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症状,可以用疏风解毒、清热宣肺的药物,如儿童清肺口服液等;如发热、食少腹胀、口臭、大便干结,可以用消积导滞、清热宣肺的中药,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孩子,如过敏性体质,用药前一定要向儿科医生咨询。对于婴幼儿,除了吃药还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如推拿、捏脊或者中医刮痧。
新冠病毒感染者要理性、合理用药,切忌病急乱投医、盲目用药。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用药48小时之内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要到医院就诊。不主张同时服用中、西药,中、西药要间隔半个小时以上服用,不要重叠使用同一类型的药物。对于轻型患者来讲,一般服药5至7天,临床症状大多缓解差不多了,就可以用饮食调整进行康复,不要过度服用药物。(完)
(责任编辑:时尚)
- ·贵阳银行招标疑云再起:易鲸捷独吞4.2亿数据库大单,项目仍未上线
- ·玖龙纸业将于2023年1月20日派末期股息每股0.02元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2871万人
- ·海天味业:第三季度净利同比下降5.99%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肖钢:应该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
- ·东吴证券:维持华润啤酒买入评级 收购金沙酒业实现白酒“1+N”布局
- ·预测金额价差600亿元!TCL中环和大全能源各说各话 硅料现价还能作长单参考吗?
- ·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后期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上涨基础
- ·吉祥物拉伊卜被抢注!当初拿下“世界杯”商标的公司竟然卖这些…
- ·美国财经名嘴发声,称技术图显示美元将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