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伦镍、沪镍双双下跌 多空博弈尚未结束!

伦镍、沪镍双双下跌 多空博弈尚未结束

时间:2025-07-06 05:41:38 来源:顾名思义网 作者:娱乐 阅读:387次

来源:期货日报

本周一,伦镍伦镍和双双下跌,沪镍波动依旧剧烈。双双尚此前受递延交割到期、下跌空头集中平仓的多空影响,3月23日和24日,博弈伦镍连续两日涨停,结束沪镍受外盘带动亦连续大涨,伦镍但之后很快迎来大幅下挫。沪镍3月28日,双双尚沪镍盘中一度触及17%的下跌跌停板,截至下午收盘,多空下跌14.74%至224480元/吨。博弈展望后市,结束市场人士认为,伦镍当前镍价走势依然脱离基本面,在3月21日伦镍打开跌停板以后,LME成交量大幅萎缩,多空博弈尚未结束,短期镍价大幅波动风险仍存。

方正中期期货高级研究员杨莉娜告诉记者,从当前来看,伦镍多空资金博弈胶着,而LME持续提高镍保证金,低成交量、高保证金的情况造成当前盘面变化对资金敏感度较高,从而呈现出反复的高波动情况,目前LME镍价仍未完全恢复对供需面的正常反映。

“从伦镍现货市场情况来看,上周四镍盘面涨停,贸易商因盘面保值无法平仓问题,已普遍停止报价。受疫情影响,现货的运输提货等都出现了延后的情况,镍豆溶解亏损大,甚至出现需求方转售情况,但未成交,这显示现货供需两淡的局面,但产业链实体对价格总体而言并不认可。”杨莉娜说。

在镍产业端采购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下,新湖期货有色研究员李瑶瑶告诉记者,企业目前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且当下全球纯镍库存处于历史低位,LME持续降库,虽然目前尚未有针对俄镍的制裁,但俄镍出口至欧洲运输路径受阻,LME库存难以得到有效补充,预计中期将持续处于低库存状态。

从国内来看,上周沪镍价格先于伦镍掉头回落。对此,杨莉娜认为,这反映了国内需求端的诉求,以及内外价差一度回归至正常甚至顺价范围,调整有内在合理性。

从供给端来看,李瑶瑶认为,虽然俄镍可进口至国内,但镍价大幅波动,进口亏损幅度较大,短期国内纯镍也难以得到补充。另外,经过前期的消耗,目前产业内库存水平较低,若镍价跌至低位将引发下游补库需求。

“从中期来看,LME资金博弈仍在持续,未来交割品供应预期对市场影响依然会继续存在。此外,贸易物流调整,替代品供应上升,甚至可能的定价规则变化都需要时间来体现。因此,后续镍仍可能会延续高位反复波动的走势,投资者宜轻仓参与。产业客户可考虑逢低按需采购,并多渠道扩大货源,降低对纯镍的依赖。”杨莉娜说。

展望今年二季度,李瑶瑶表示,预计在高利润的推动下,印尼镍新增项目有望加速释放,尤其是青山高冰镍,高冰镍产量释放将缓解镍豆紧缺的局面,而且二季度菲律宾雨季结束,菲律宾镍矿发货量也将稳步增加,二季度全球镍供应短缺将较一季度有明显好转,镍价涨幅将受到限制。不过,在不锈钢需求有支撑、新能源领域需求强劲以及全球镍低库存的背景下,二季度全球镍供需仍处于紧平衡,镍价或呈现高位振荡走势。

除沪镍外,记者发现,截至昨日下午收盘,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大部分有色金属出现回落,其中沪金、沪银分别下跌1.12%和1.36%,、分别下跌0.86%和0.87%。

“近日,由于整体库存低,供给弹性差,有色金属板块整体价格波动也较大。俄乌局势则加剧了有色金属供应不确定性,同时也推高了能源成本,一季度金属价格明显上行。”南华期货金属分析师夏莹莹说。

从后市来看,夏莹莹表示,有色金属内部分化较大,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与绿色能源相关的镍、铝等金属需求有望保持强劲。而供给弹性更差的锡、铝预计保持强势,镍或宽幅振荡,铜则可能表现相对偏弱。此外,目前市场避险情绪已经有所回落,预计短线贵金属以宽幅振荡为主,中长线则需关注美国通胀以及经济衰退风险对激进加息预期的调整。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韩国开始审查股票做空交易,率先拿摩根士丹利开刀
  • 2月13日保险日报:险资开年600亿元扫货不动产,非上市财险业绩大扫描!72家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114%
  • “拿下”日本央行!主宰当今全球央行的神秘学派:MIT帮
  • 极氪汽车获7.5亿美元融资:宁德时代与Mobileye创始人认购
  • 如何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 金融街年会聚焦金融健康和保险保障
  • 管涛:2022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盘持续稳固、抗风险能力增强
  • 光大期货【原油】:地震叠加减产引发供应收缩预期 油价反弹
  • 英恒科技发盈喜 预期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纯利同比大增逾100%
推荐内容
  • 1780亿元!郁亮打出融资组合拳
  • 高校、中学……ChatGPT“侵入”校园
  • 31亿亦庄拿地引发自建房猜测,京东要给兄弟们“分房”了?
  • 2022年河南酒类流通市场TOP30发布,这些品牌表现抢眼!
  • 比亚迪逆势涨价!多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上调2000-6000元
  • 日本央行也被“攻陷”?全球经济命脉先后被“MIT”派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