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我国光伏产业链创下新纪录 制造端产值去年突破1.4万亿元!

我国光伏产业链创下新纪录 制造端产值去年突破1.4万亿元

时间:2025-07-06 01:07:29 来源:顾名思义网 作者:百科 阅读:245次

2022年,国光中国光伏产业交出了一份傲人的伏产成绩单。

近日举行的业链元“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创下产值其中,新纪2022年我国光伏制造端产值(不含逆变器)超过1.4万亿元,录制同比增长95%以上;新增装机87.41GW,造端同比增长59.3%;光伏产品(硅片、去年电池片、突破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国光同比增长80.3%。伏产

随着协鑫科技公布业绩预告,业链元硅料四巨头2022年净利润数据均已出炉。创下产值2月19日晚间,新纪协鑫科技发布公告,录制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55亿元,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204%。

至此,、、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四家硅料巨头企业去年净利润数据均公开,合计至少盈利727亿元。具体来看,通威股份预盈至少252亿元,其中,硅料业务净利润或超200亿元,居首位。大全能源预盈至少190亿元,紧随其后。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的净利润则分别不低于155亿元、130亿元,位居三、四位。

尽管硅料价格在2022年第四季度出现回调,甚至于去年12月份一度出现急跌,但凭借全年整体的高位运行和销量提升,硅料龙头企业们2022年的净利润更上一层楼。

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应用、出口以及产值方面,均实现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55%。其中,多晶硅产量增速最快,增幅63.4%至82.7万吨。电池片产量增速居其次,为318GW,同比增长60.7%。硅片和组件去年的产量则分别为357GW、288.7GW,同比分别增长57.5%、58.8%。

在这四个主要的制造环节,随着头部企业产能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新进跨界者增多,各环节产业集中度也发生不同变化。头部企业产量集中度下滑最明显的环节是硅片,前五大厂商产量占比从2021年的84%下滑至2022年的66%。但王勃华也表示,前十大硅片厂商产量占比几乎维持不变,且产量达5GW以上的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7家增加至14家,实现翻倍,“从整体上看集中度还是在往上走。”

组件环节的头部企业集中度同样也出现下滑,前五大厂商产量占比为61.4%,较2021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

在出口方面,过去一年,我国光伏产业出口规模增幅巨大。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增长至512.5亿美元。具体来看,组件、电池片、硅片出口额分别为423.61亿美元、38.15亿美元、50.74亿美元。且在产量方面,硅片和电池片出口产量分别增长60.8%、130.7%,增幅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84亿美元。这预示着,2022年,光伏出口将实现“跳级式”增长。而在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并创历史新高的背后,欧洲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4.9%,占出口总额的46%。

在内外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端的规模不可避免地迎来猛增。在不考虑逆变器环节的情况下,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端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4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光伏电池实验室效率屡创新高,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略有降低。

“从2018年至今的五年里,我们电池效率刷新纪录已经超过了40次,保持着平均1年8次的频率,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王勃华指出。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披露的数据,2022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在晶硅电池领域刷新效率纪录14次。且在钙钛矿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纯钙钛矿电池、无机钙钛矿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期,各类规格的钙钛矿电池实验室转化效率频繁被刷新。2月15日,广东脉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研发的钙钛矿室内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1000lux U30光源照射下达到44.72%,为当前世界最高值。

而仅在今年2月份,先后就有三家钙钛矿电池企业发布了效率纪录。

自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创下历史纪录后,业内对于2023年的期待值有所提升。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95GW至120GW。且扩产项目多点开花,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大尺寸硅片、N型电池技术产品占比快速提升。

过去一年,跨界一直是光伏行业的热门话题。2023年以来,A股光伏跨界现象依然热闹。

事实上,无论是业内企业、跨界企业还是国央企,随着光伏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整体产能、产量的上升将成为必然趋势。对此,国际机构对未来五年全球光伏产能、产量进行预测。例如,IEA认为,未来五年,印度、美国和东盟等国家硅片产能将增加近5倍,且到2027年多晶硅、电池片产能或翻一番。而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或从2021年的80%-95%降至2027年的75%-90%,产能占比也会有所下滑。而对于全球光伏产业而言,未来五年,产能过剩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或许将直接导致中国光伏制造业开工率大幅下调,价格陷入激烈竞争。

然而,国内光伏产业仍存在着不少内部和外部问题。

例如,光伏电站配储成本进一步增加;部分省份工商业电价峰谷时段调整,为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强制产业配套现象依然严重;光伏用地需求受到限制等。

此外,王勃华还指出,电力市场交易也给光伏发电收益带来不确定性。即,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形成分时电价,造成电价剧烈波动。而不同省份的电力现货交易规则不同,由此造成光伏收益难以预测,带来新挑战。

更需注意的是,贸易壁垒正给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带来持续性影响。

仅在2022年,美国、印度、欧美就先后实施了多项贸易壁垒政策,冲击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

针对上述部分问题,国家能源局正在采取相关举措,推动解决。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表示,坚持要素保障,营造行业良好的发展环境。“土地是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我们将会同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研究推动出台光伏用地用林用草用海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同时,将会同有关方面研究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建而不调’的问题。当前,电力市场改革深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是大势所趋,希望大家加强研究、主动适应,提前应对新挑战,提高光伏参与电力市场的能力,我们也将会同和配合有关方面研究适应新能源特点的电力市场机制,稳定投资预期。”

熊敏峰还提出,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保障行业行稳致远。“一方面,加强产业协同,树立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平稳可靠。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理性投资决策,防止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有序。”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重磅!证监会新一轮上市公司提质方案已定!
  • 消费税明确,电子烟相关股票大涨  业内人士:利空出尽,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 刚刚,人民币暴拉千点!A股放量反弹,超4000股飘红!两公司回应千亿大单“罗生门”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党委书记顾晓园接受审查调查
  • 中国新车质量研究:2022年新车质量表现略有下滑
  • 海南将于10月27日发放5300万元旅游消费券
  • 百万年薪裸辞带货:交12万学费,卖7单退2单
  • 味千拉面半年亏损1亿,你有多久没吃日式快餐了?
推荐内容
  • 谷歌迄今为止避免了大规模裁员 员工却担心裁员随时可能到来
  • 从送小样到送正装,李佳琦能带领美妆业逆风翻盘吗?
  • 美元指数跌破110,非美货币“大反攻”!欧元收复平价关口,人民币大涨
  • 全面放开国际航线?民航局:新航季国际客运航班量840班
  • 湖南省直公积金中心:二手房过户后不能申请公积金组合贷
  • 中加基金股市周报:国外形势继续动荡,A股市场维持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