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看好市场后续发展 基金机构掀起“自购潮”!

看好市场后续发展 基金机构掀起“自购潮”

时间:2025-07-05 17:36:29 来源:顾名思义网 作者:综合 阅读:164次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徐金忠 见习记者 王鹤静

今年以来,自购潮基金机构频频出手自购。看好近期受债市震荡影响,市场债基出现大面积回调,后续基金机构纷纷自掏腰包,发展大笔购入债基。基金机构

业内人士表示,掀起基金自购除了提振市场信心,自购潮更多表明可能看好市场的看好后续发展。具体到债市,市场面对市场震荡,后续短期走势需要关注资金面的发展稳定性,中期走势或取决于政策落地的基金机构利好效果。

积极自购债券型基金

近期,掀起有基金机构积极出手,自购潮购入公司旗下债基。

11月18日、19日,财通基金连续发布公司关于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债券型基金的公告。公告显示,11月17日,财通基金分别运用2亿元、2000万元资金,投资旗下财通安瑞短债债券A、财通安裕30天持有期中短债债券A,投资确认份额分别约为1.77亿份、1947.13万份;11月18日,财通基金再次出资2000万元,投资旗下财通安瑞短债债券A,投资确认份额约为1768.88万份。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财通安瑞短债债券A、财通安裕30天持有期中短债债券A的基金规模分别为35.01亿元、1.29亿元;11月9日以来,上述2只基金的业绩均出现小幅下滑。财通基金表示,近期由于资金利率中枢上行,债券价格受到扰动,债券型基金收益有所下行。

此外,还有多家资管机构也积极自购。11月21日,德邦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邦资管”)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拟于近期运用自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德邦资管月月鑫30天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同日,信达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出资5000万元申购旗下信达月月盈30天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上述2只产品的规模分别为11.01亿元、6.07亿元;11月8日以来,上述2只产品的业绩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德邦资管表示,近期债券价格受到多重利空因素影响而下跌,各类债券型产品也出现不同幅度的回撤。

10月以来自购金额超23亿元

10月以来,多家基金机构相继发布自购公告。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1日,10月以来有30多家基金机构发布关于运用公司固有资金(或自有资金)申购旗下公募基金(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公告,合计金额超过23亿元。

其中,财通基金、富国基金自购出资金额分别达2.55亿元、2亿元,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睿远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等基金公司的自购出资金额均超1亿元。

从产品类型来看,在10月“自购潮”中,大多数基金机构自购的基金产品为权益型基金或者股票型基金,中欧基金、南方基金、资管、兴证资管等机构还公告称出资自购旗下FOF。

部分基金公司标明了具体的自购产品。例如,南方基金自购旗下南方比较优势混合、南方新兴产业混合、南方景气楚荟3个月持有混合(FOF);汇添富基金自购旗下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永赢基金自购旗下永赢消费鑫选6个月持有混合;西部利得基金自购旗下西部利得绿色能源混合。

除基金公司外,、信达证券以及国泰君安资管、招商资管、兴证资管、中泰资管、财通资管、华泰资管、德邦资管等机构,也积极参与了此轮自购。

流动性维持宽松局面

华泰期货表示,除了增强投资者信心、提振市场信心,基金公司自购的行为,更多表明基金公司看好市场的后续发展。此外,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基金,自购也有稳定基金规模的作用。投资者要注意进行区分,不要盲目“抄作业”,如果基金公司自购只是为了应对当下压力,则需要慎重看待。

面对债市震荡,财通基金表示,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债券价格下行,在基本面出现明确转向信号之前,流动性大概率会延续当前相对合理宽裕的状态,市场仍处于预期博弈阶段。短期市场调整速度较快,一定程度上表明对预期的反映相对充分,中期债市走势或取决于政策落地的效果。

德邦资管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在通胀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市场仍然会维持宽松的局面,甚至有望进一步宽松,这也对债市形成支撑。最近市场的调整,更多是情绪的宣泄,以及产品赎回的负反馈所致,尚未得到基本面配合。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中银协发布2022年度银行业发展报告:商业银行改革转型新动能不断积聚
  • 太平养老保险山西分公司被罚5万:利用保险业务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打造经济新优势
  • 报警了!200亿“面包巨头”午间公告
  • 新能源车一路披荆斩棘替代燃油车已不可逆
  • MBV INTL发盈喜 预期年度净溢利不少于1600万令吉
  • ChatGPT火爆 人机交互难点在哪里?
  • 金融支持扩内需进行时:银行业火力全开助推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推荐内容
  • 中国四大金融部门一把手易纲、郭树清、易会满、潘功胜最新演讲全文
  • 性价比之王?曝小米13T系列机型即将到来 但13S没了
  • 三叶草生物获四价流感疫苗独家分销协议 公司回应将对2023年业绩带来增量
  • 中央财经大学绿金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顾问施懿宸:全面注册制来临,ESG信息强制披露是必然趋势
  • 年内减持千亿股票投资?腾讯:没设定目标金额,也无外部压力
  • 房贷不良率攀升, 东亚银行2022年内地业务亏损4.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