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持续加码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央行延续实施三项结构性政策工具 碳减排支持工具纳入机构扩围!

持续加码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央行延续实施三项结构性政策工具 碳减排支持工具纳入机构扩围

时间:2025-07-06 03:01:49 来源:顾名思义网 作者:娱乐 阅读:782次

财联社1月30日讯(记者 高萍)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持续持力策工央行1月29日晚间发布的加码结构具碳减排机构信息显示,近日,绿色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发展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等领度央其中,域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行延续实性政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施项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支持

专家指出,工具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将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相关领域、纳入行业加快恢复、扩围加快转型,持续持力策工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加码结构具碳减排机构人民银行表示,绿色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碳减排支持工具“做加法” 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纳入

根据央行发布的信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

东方用高级分析师赵剑松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主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初期支持对象主要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此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并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据了解,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8日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银行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而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按照规定,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此前业内分析人士曾指出,未来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否可以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支持行业范围,发放对象是否可以进一步从全国性银行延伸至地方性银行,备受关注。2022年8月,央行发布消息,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中国)两家外资银行被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彼时,央行即表示,下一步,还将考虑纳入其他有意愿、有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发挥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优势,助力中国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专家:将更好地支持相关领域和行业加快恢复、转型

除碳减排支持工具外,央行发布的信息显示,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另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将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并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赵剑松分析称,此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时间范围延续,再次体现我国基于国情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意愿和担当。

“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是2022年5月中国人三箱民银行和交通运输部出台的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此次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时间范围的延续,表明了国家在助力交通物流业复苏的决心。”赵剑松进一步表示,专项再贷款政策的适用对象——“两企两个”正是受近年来疫情冲击较大,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和资金压力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这两大群体。此举将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相关领域、行业加快恢复、加快转型,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

董希淼称,随着我国加快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叠加前期一系列稳经济措施落地实施,2023年宏观经济恢复态势将不断稳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有望超过5%,但从近期金融数据和实际调研情况看,我国存在企业和居民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

“因此,前期支持政策应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短期内不应轻易退出,并提高精准性和有效性。”董希淼进而称,从货币政策看,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这表明,下一步阶段货币政策将稳健略偏宽松,重点在“精准”和“有力”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从结构看,应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输血’,实施精准滴灌,优化信贷结构。如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董希淼表示。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发改委: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发挥更大效应
  • 欧元对美元汇率短暂跌破1比1 近十年首次
  • 天风证券:几十家营业部等待撤销传闻不属实
  • 衰退无法避免?欧盟将下调欧元区GDP预期
  • 超预期!多个重磅利好,来了!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新起受贿案一审开庭
  • 风华高科:高增长停滞探疑
  • Meta取消外包合同、谷歌放缓招聘、微软裁员,美国衰退预期升温下巨头们扛不住了?
推荐内容
  • 刚裁员又招聘?马斯克打造“硬核”推特又有新动作
  • 超110倍!天齐锂业拿下“预增王”
  • 多家银行回应断供潮影响:目前公布断供总额已超10亿,风险总体可控
  • 国家能源局: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9%
  • 周末要闻:贸易分裂或致全球损失1.4万亿 美联储变脸市场不知所措 谨防新兴市场主权债务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赛
  • 中国经济半年报:截至6月末 我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