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有关部门探索加大手机“霸屏广告”治理力度 重点在斩断非法利益链!

有关部门探索加大手机“霸屏广告”治理力度 重点在斩断非法利益链

时间:2025-07-05 17:03:43 来源:顾名思义网 作者:休闲 阅读:241次

新华社上海9月15日电题:有关部门探索加大手机“霸屏广告”治理力度 重点在斩断非法利益链

新华社记者兰天鸣

近日,霸屏广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探索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手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治理重点斩断《规定》旨在加强对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力度利益链规范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非法保护公民、霸屏广告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部门

近年来,探索“霸屏广告”是手机我国网络安全重点治理对象之一。当前有用户反映,治理重点斩断手机反复弹出广告,力度利益链既无法关闭又找不到源头,严重影响使用。“霸屏广告”是如何钻进手机的?实现长效治理有哪些难点?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治理效能?新华社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小标题)手机“霸屏广告”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

江西用户谢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的手机最近频繁弹出内容为“下载某电商应用软件”的霸屏广告,情况如同感染病毒,严重影响使用。

“为了找到源头,我试着把可疑软件都删除,但没用。”最终,谢先生通过维修人员找到了“霸屏广告”来源:一款名为“文件管理”和另一款名为“应用管理”的软件。维修人员告诉他,这两款名称看似正常的应用软件,其实都是被伪装过的“流氓”软件。

还有些用户遭遇到更严重的问题。上海用户吴先生的手机此前突然开始自动播放广告且无法关闭,杀毒重启后,广告播放频率不降反升。吴先生送修手机时被告知,自己的手机信息系统已被劫持,他遂前往上海闵行区莘庄派出所报案。

警方发现安装在吴先生手机内的3款工具类应用软件中被不法分子植入了恶意代码,可用于监听和强制弹窗。

据办案人员介绍,此类不法分子多从事广告投放业务,他们通过引诱用户下载“暗埋”了恶意代码的应用软件,劫持设备系统,增加广告播放量牟取不法利益。“相关行为已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目前,此案相关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小标题)一串恶意代码让约4万部手机“中招”

“霸屏广告”问题似“牛皮癣”反复发作,与其治理难度较高有关。

技术手段方面,“暗埋”恶意代码隐蔽性强。记者了解到,受“霸屏广告”侵扰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安装了某些来路不明的天气查询、系统清理、铃声彩铃、文件管理等类软件之后。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莘庄派出所案件办理队队长钱宁告诉记者,不法分子往往会先制作一款下载需求很高的应用软件作为“钓饵”,将恶意代码“暗埋”其中。

“为增强迷惑性,不法分子还给恶意代码设置了‘潜伏期’。被下载安装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启动弹窗霸屏功能。此外,不法分子也会为非法应用软件设置图标隐藏、进程隐藏功能,让用户无法发现弹窗广告源头。”钱宁表示,相关操作迷惑性很强,普通用户难以及时发觉。

据统计,上述案件中非法软件共在20余万部设备上安装,约4万部设备已被强制弹窗播放广告。

上海多家手机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因被“霸屏广告”侵害而送修手机的用户为数不少,其中又以老年用户居多。

警方技术人员说,不法分子给非法软件设计了大数据画像功能,他们发现中老年用户对广告耐受度更高,往往会对他们的手机采取最为频繁的广告推送策略,加重侵扰程度。“老年用户的网络安全警惕性偏低,同时维权意识和能力又比较弱,更容易受侵害。”

此外,据警方调查,不法分子常斥资在一些高流量网络平台上投放广告,利用平台监管漏洞,对其已“暗埋”恶意代码的非法应用软件进行扩散。

(小标题)监管部门探索加大手机“霸屏广告”源头治理力度

专家表示,《规定》划出了更清晰的监管红线: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或者影响用户关闭弹窗;弹窗推送广告信息的,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和关闭标志,确保弹窗广告一键关闭。

此外,为提出更有力的惩治措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还对广告活动中各主体的责任做了更明晰的划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赵精武表示,《征求意见稿》的思路是进一步明确:对于“霸屏广告”这类“无法一键关闭”的违规弹窗广告,广告主要承担法律责任;对欺骗、误导等诱使用户点击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征求意见稿》中还明确了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制止虚假违法广告,完善发现、处置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广告推广以及在广告服务中植入恶意代码或者插入违法信息的技术措施。对于互联网平台经营者明知或者应知互联网广告活动违法不予制止的,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三天处分六虎,刘彦平被指参加孙力军政治团伙
  • “不躺平”的华谊兄弟再交亏损半年报,影视娱乐板块收入下滑近六成
  • 招商证券半年报出炉:整体业绩下滑,博时+招商基金贡献1/4营收
  • 再度踩雷中介机构 壹连科技IPO暂缓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京东健康回应称已搭建自营药品及器械质量合规管理体系
  • 资管行业十年蝶变 步入规范发展新时代
  • 工信部通报:“小鲸鱼儿童手表”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 供销总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服务农产品供给
推荐内容
  • 中字头个股狂飙,却飙出了尴尬的长上影线
  • 民企“全额担保”中票第一单花落龙湖,8月房企推进中票发行超百亿元
  • 今年夏天,谁在买空调?
  • 中国人寿上半年赚254亿元 高管回应投资、美股退市等热点
  • 央行、银保监会: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
  • 融资成本首次破“4” 龙湖到年底基本无偿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