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支付互联互通再现新动作,淘宝试水微信支付!

支付互联互通再现新动作,淘宝试水微信支付

时间:2025-07-05 22:35:29 来源:顾名思义网 作者:休闲 阅读:596次

作者/段思宇

和两大生态的支付再现作淘互联互通又现新动作。近日,互联互通有消息称,新动信支淘宝开始内测使用微信支付进行付款,宝试但这一功能目前仅针对部分用户,水微且只支持部分商品。支付再现作淘第一财经记者在淘宝的互联互通订单支付页面,并未发现有相关功能。新动信支

在业内人士看来,宝试这一试水是水微双方对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推进。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称,支付再现作淘此举是互联互通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进展,对于淘宝上的新动信支商户和用户而言,多了一个支付的宝试选择权,这对于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都有益处。水微但还需注意的是,互联互通不仅仅是两大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其出发点应是有利于整体行业发展。

淘宝试水微信支付

从支付方式看,根据网上披露的截图,此次淘宝试水微信支付,主要是在淘宝订单页面,增加“微信扫码支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帮我付”两项选择;对比之下,未参与内测的用户订单界面中,仅有“支付宝支付”“花呗分期”“找朋友帮忙付”“零钱”等选项。

具体来看,不同于传统的接入或跳转的方式,据介绍,“微信扫码支付”是在订单提交界面,用户需要通过淘宝给出的二维码进行微信支付,用户要先截图保存微信付款码,然后再打开微信扫一扫完成支付;另外,“微信找朋友帮我付”,则是将支付链接发送给微信好友支付。

“这其实就相当于找陌生人代付,就是淘宝生成一个微信付款码,用户自己用微信支付扫码付掉;或者,淘宝帮他找个人代下单,然后找微信的熟人支付”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道。

据悉,目前在淘宝使用微信支付的功能仅针对部分用户开放,且只支持部分商品。截至发稿,记者打开淘宝的订单支付页面,暂未发现微信扫码付的入口;但在“找朋友帮忙付”这一方式中,记者注意到,可以通过复制支付链接的方式,将其发送给微信、QQ好友,对方可直接在微信打开链接进行支付。

“这是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进展。”王蓬博对记者说道,“腾讯的产品能够进入阿里的生态体系内,而微信支付也拓展到了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的能够进入的电商场景。”另对于淘宝的商户和用户来说,也多了一个支付的选择权,这对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都有益处,也为行业进一步互联互通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据悉,在淘宝试水微信支付之前,阿里集团旗下的淘菜菜已新增找好友微信代付的支付功能,进一步丰富了淘菜菜的支付渠道,给予用户更多选择。可以看到,在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阿里和腾讯两大平台在进行诸多探索和尝试。

2021年8月国外媒体曾报道,腾讯和阿里正在制定互通计划,腾讯将允许阿里系电商信息分享到微信,阿里会将腾讯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随后在2021年9月,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均已接入微信支付;同时,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并在等待微信审核。记者尝试用饿了么点餐,发现在支付界面已出现了“微信支付”的选项。

互联互通不断推进

互联互通可以说是近年来支付领域的一大趋势。央行曾于2019年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并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以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曾有观点称,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条码支付以其低成本、高便利等特点,极大地拓宽了商户受理范围、提升了大众的消费体验,目前已成为大众日常小额支付场景的重要支付方式。但部分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自成体系的条码标准建立竞争壁垒,在用户侧导致手机App和商户码标之间通常无法互认互扫,统一国内条码支付标准的紧迫性逐步显现。

业内的共识在于,对市场上繁多的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将为商户和用户的支付结算提供极大便利,帮助商户降低多种支付通道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在此背景下,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动作频现,尤其是几大巨头之间的“破壁”备受市场关注。去年8月,继接入手机淘宝App结算后,云闪付与微信支付实现联动,用户通过云闪付App“扫一扫”功能,扫描微信个人收款码,便能实现付款,此被视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一大进展。

实际上,去年11月,在微信中可以直接打开淘宝链接,而不必复制“淘口令”,也被视为双方生态互联互通的重要一步。

王蓬博认为,阿里和腾讯的互联互通在技术上没有多大的困难,主要的困难可能在于不同场景的收益分配问题,还有两大集团如何逐渐的把自身构建的商业生态进一步和互联互通融合。在他看来,支付平台可以借助渠道互联互通的机遇,整合更多的外部资源、场景和服务商,打造更加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为有需求的商户提供对应的产品、服务和流量支持,助力商户的数字化升级进程,目前来看,蚂蚁和阿里在技术支持和SaaS服务方面走得更远一点。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线上渠道表现不如对手,丸美特招一位电商高管
  • 优信:为客户带去“一台好车”,能否为公司建立长期价值?
  • 从3000元到2246元:中信证券大幅调低茅台目标价 一年时间经历了什么?
  • 国常会要求适时降准,最快本周有望落地
  • 百惠证券岑智勇:恒指仅守10天线 料17400有支持
  • 佩斯科夫:梅德韦丘克跟俄罗斯没有任何后台关系
  • 莱宝高科“独董风波”启示录:蒋大兴为独立董事“指明前进方向”?
  • 广州本次疫情累计报告103例感染者,目前均病情稳定
推荐内容
  • 光大期货:11月22日有色金属日报
  • 谷歌2022年将向美国办公室及数据中心投资95亿美元
  • 国常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 疫情下7人管好5000人,“居委干部不要怕认错”
  •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 23家券商去年IT投入超150亿元,为何宕机事件仍然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