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近一年九只权益基金被自家公司大甩卖 南方稳健养老FOF竟也上榜!

近一年九只权益基金被自家公司大甩卖 南方稳健养老FOF竟也上榜

时间:2025-07-05 23:29:47 来源:顾名思义网 作者:休闲 阅读:473次

今天早上,近年金被健养竟也bo姐在浏览基金社区的只权自时候,看到一些基民在热议基金公司刚刚过“限售期”就大举甩卖之前自购基金的益基事。

Bo姐统计了下相关数据,公司一是大甩想看下这事的真实性,二是卖南想看下对我们基民的影响。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上榜以2021年基金中报为例,近年金被健养竟也基金管理人持有份额1000万份以上的只权自基金产品,一共有1166只。益基截图如下:

不过,公司部分基金的大甩今年中报份额显示“--”,有的卖南是查不到数据、有的上榜是份额未变动,情况比较复杂。近年金被健养竟也

因此我们将显示“--”的部分统一剔除,最后得到892只样品数据。

备注:A、C份额分类统计;样本为全部基金,含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类基金、货币基金。

对这些自购基金,基金公司增减仓情况如何?Bo姐统计了下,主要可以分为这么三类:

截至2022年基金中报,近1年时间区间中,被基金公司减仓卖出的基金一共有86只,占比9.64%。

与此同时,也有被基金管理人继续加仓的基金。被基金公司继续加仓的基金有110只,占比12.33%。

剩下的是基金管理人持有份额未变动的,也就是没减也没加。持有不动的有696只,占比78.03%。

综合以上信息,下面跟大家聊聊bo姐的看法:

细分来看,过了募集前自购或市场极端下跌启动自购的“限售期”后,确实有基金公司对自购基金进行清仓、部分赎回,但是占比并不高,不到10%的样子。

话说从去年6月末到今年6月末,以为例,沪深300指数跌幅明显。事实上,如果在这个区间大手笔减仓,不显得基金公司太追涨杀跌了嘛,明显划不来。

实际上,总体情况比表面减仓的还要小些。

在具体减仓数据中,bo姐发现不少基金公司减仓、赎回的是货币基金、债类基金,以此收回资金或者看情况加仓到主动权益基金中。

这类行为值得点赞!

类似的基金公司也很多,如华夏收益宝货币B,华夏去年中报持33.8亿份额,今年中报持有22.24亿份额,区间减少11.57亿份额。还有广发、汇添富、中欧等基金公司,区间持有货币基金、债基份额大批量减少,由于数量较多,bo姐就不一一举例了。

另外,站在整体情况来看,基金公司在同一区间也有加买自购基金,占比12.33%。以及持仓不动的也非常多,占比78.03%。这两者加起来,合计达90%。

25只自购基金被大举甩卖

接下来,bo姐跟大家分析下被基金公司大举甩卖的权益基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区间表现咋样。

备注:基金公司继续大举加买的“自购基金”,下一篇了跟大家写。

具体来看,近1年中,被基金公司赎回4000万份额以上的权益基金共有9只,bo姐跟大家筛选、制图如下。其中有一些是基民耳熟能祥的基金,比如君得益、南方稳健养老FOF。

被基金公司赎回1000万份额以上4000万份以下的权益基金有16只,bo姐同样筛选、制图如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基金公司会逆大盘大跌而赎回这些权益基金?

Bo姐总结了下,可以划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取得较好的收益率,落袋为安。

通常,浮盈后是否要获利了结,以及自有资金如何有效布局等问题也是基金公司重点考虑的因素。

比如中庚基金持有的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丘栋荣的业绩表现也有目共睹。相比于买入时,已经积累了不俗的收益率,中庚选择将部分收益落袋为安。

第二,波动太大,基金公司也Hold不住了。

从行情来看,从去年年中到今年年中,A股波动格外剧烈,甚至连续被锤,不少基民就没熬下来。基金公司亦然,有能扛事的,自然有被波动搞蒙的。

以减仓力度最大的国泰君安君得益三个月持有混合(FOF)A为例,去年中报、年报份额都没变动。

但是,在今年一季度中开始中度减仓,在二季度中大手笔减仓。

同期,对应的基金最大回撤如下图所示。

要知道,这只基金是一只FOF,通过投资基金间接投资。相比于同类基金,FOF的波动也相对小些。

结果这只FOF波动这么狠。。。 

Bo姐整理后发现,被基金公司卖出的基金中,业绩表现不达预期、最大回撤较大的基金占比近45%。基金公司出于及时止损的考虑,对基金产品进行了抛售。

事实上,在卖出份额前20名权益基金中,最大回撤30%级别及以上的就有9只。

第三,基金经理换人,而且换的基金经理相对新锐。

以工银优选对冲灵活配置混合A为例,基金成立于2020年12月30日,当时也正是市场火热之时。加上拟任基金经理从业经验丰富,业绩扎实,于是火热自购6000万。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基金经理换人了。

事实上,接棒的基金经理张乐涛也确实太过新锐。管理基金时间极短,至今也仅管理基金179天。

倒不是说张乐涛不能胜任,而是策略不稳固,也缺乏经验,不适合重仓布局。

当然,不能说,基金公司选择在限售期结束后不断减仓就一定和换人有关。但这个确实有点巧合。。。

第四,基金经理相对新锐,或者在市场冷淡期,为了确保基金正常发行成立,基金公司跟进自购,在产品营销上也是一个靓点。

这类案例也挺多的,在被基金公司赎回的基金中,起码占比30%-40%。

最后,跟大家总结下bo姐的观点。

汇总来看,被基金公司“甩卖”的自购基金,占比全部基金仅10%,并非表象上看起来那么悲观。

在被卖的产品中,大部分规模也不大,基金经理和业绩较弱。如果大家手头持有上述被减仓基金,也可以跟进减仓或清仓。

【风险提示】观点会随市场环境动态变化,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猪肚鸡汤”冲上热搜,海底捞紧急回应
  • 理想AI算法负责人将离职,行业内今年已有多位自动驾驶高管人员流动
  • 王兴要到香港“送外卖”?
  • 杭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9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2%
  • 成都:全域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出租车、共享单车不停运
  • 中加基金首发|一站式FOF,二次优选,养老投资正当时
  • 我国民航10月30日起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
  • 个人电脑需求疲软拖累微软,云计算增速放缓致净利大幅下滑
推荐内容
  • 马化腾位居第二
  • Web3风口吹进娱乐圈:周星驰ins发招聘、周杰伦出售NFT
  • 农业农村部回复提案:从特色产品、嗜好品角度推进槟榔地方立法
  • 芯源微员工离职创业,侵犯公司商业秘密赔偿6000万和解
  • 苹果布局“美国芯”,支持台积电在美建厂,理想可能遭遇骨感现实
  • 离衰退越来越近了?美股多个行业Q3业绩表现糟糕